您的位置: 首页 > 名流访谈 > 正文
  
 
本栏热点 +MORE
招聘
本栏推荐 +MORE
 
面对挑战:培养创新人才
2010/11/17 14:51:00 来源:< >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是,各级各类院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应有不同的侧重。如何依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走出自己的道路?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的问题。10年前,北工大基于当时的处境提出:地方工科院校如何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0年来,在“实践教学一条线”、“创新人才培养不断线”、“知行结合”的教育改革思想下,北工大在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和读者分享他们的经验。
  记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对于北京工业大学这样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是如何认识的?
  郭广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分类型的,目前,我国已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学术型人才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积累丰富经验,技能型人才在政策推动下已取得一定成果,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北京工业大学从定位上讲,恰恰就是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
  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武装;只不过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对于北工大来说,社会需要和我们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对于北工大来说,推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易的,一方面,我们缺少可借鉴的前者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曾面临着与一般地方工科院校“同病相怜”的命运:学科基础较弱,优质师资力量不足,生源整体水平较低且差异较大……诸多的“先天不足”成为制约学校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2001年我们提出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时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记者:通过这些年的研究与实践,你们认为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思路?
  郭广生:第一个思路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对本科生,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掌握实践的技能、初步体验创新的过程;对硕士生,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接受科技创新的完整训练;对博士生,则不仅要培养创新能力,还要出创新成果。如果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则在工程实践中锻炼成长。
  这样一个思路要求我们要针对本科生的特点来进行相关的改革,我们提出学生在本科阶段,一要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二要接受一定的工程训练、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三要初步体验创新的过程;四要培养交流与协作能力。我们将这些思路细化到各个年级的学习目标上,要求本科生在一、二年级,打下科学基础、掌握实践技能;三年级,打下专业基础、进行自主创新实践;四年级,掌握专业知识,通过实习和真题毕业设计了解生产和工程实际。现在看来,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很有效的。
  还有一个思路,也是近10年来的实践证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10年间,北工大先后提出了“实践教学一条线”、“创新人才培养不断线”的教改思路,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即建立起一个包括政策引导、课内培养、课外活动、支撑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一直以来,人们对课堂上实行的“满堂灌”颇多非议。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内培养如何进行?
  郭广生:一定要推进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科学思维训练,特别是归纳、推理和开放性思维,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教授如果直接讲述,就失去了启发学生创新的机会,相反,教授如果进行适当诱导,启发学生自己推导、发现知识结论,这种不是直接把知识端上来的做法培养了思维的开放性。二是在课堂上结合科学史,表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比如启发学生:问题是怎样提出的?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用了哪些方法质疑?这些疑问是怎样通过实验得到判断并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并最终获得结论的?还存在哪些问题?三是将科研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四是通过课程小论文、开放性实验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
  记者: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郭广生:是的,《规划纲要》中对此还有特别的定语,即“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对于工科为主的院校,加强对学生的工程训练,是他们善于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北工大,我们规定“机械工程训练”全校必修,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掌握相应的动手能力。我们还面向全校在第一课堂设置创新学分,理工科学生必修4学分,其他专业学生必修2学分。创新学分的获得途径为:参加校级以上科技竞赛,承担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课题,参与教师或企业的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选修创新实践课等,学生可自由选择。此外,还有围绕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12学分。
  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到企业或工程一线实习也非常重要,因为生产一线的“真刀实枪”,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淬炼,因此,高校要多与企业建立具有稳固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样的“真刀实枪”在校内也可以进行操练,比如毕业设计做真题,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于生产、工程或科研一线,由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我们还建立了38个实验教学基地,这些都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记者:作为高校,如何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
  郭广生:首先是要鼓励创新,鼓励勇于探索。早在2001年,北工大为本科生设立“星火基金”,为本科生的科研探索提供资金支持。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申报,教师评审指导,学生自主研发,直至结题验收。做法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立项评审时,着重看是否有新想法;研究过程中,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结题验收时,不苛求结果,重在过程。到2008年,“星火基金”已资助课题276项,参与学生近千名,其资助的优秀课题现已进入北京市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同时,建立起学校、北京、国家、国际四级科技竞赛体制,设置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84项,覆盖所有专业,与之配套的,是创新学分的基本要求、推免研究生的加分政策以及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现在每年参与这些竞赛的学生达到近3000人次,70%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过1次。
  其次是要提供条件,开扩学生的视野。北工大从2006年创办“工程大师论坛”,已邀请院士、总工程师、总建筑师、总裁等作报告420场,现场听众5万多人次。大师们的报告既涉及到企业创新、创业的感人事例;又介绍了自身在工程实践中所走过的道路、以及做人的道理;还涉及到科技前沿与创新方法等。学生们听完报告后,纷纷表示:做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不仅要有知识和技术,还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