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长沙龙 > 正文
  
 
本栏热点 +MORE
招聘
本栏推荐 +MORE
 
营造一方净土——访北京延庆永宁小学校长吕东
2014/8/6 9:55:00 来源:< >
 

营造一方净土

  ——记北京市延庆县永宁小学校长吕东

 

  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刚刚经历夏日一阵急雨的洗礼,尘土被雨水化解的街面上旋即恢复了喧闹,穿越数条小巷,一座深宅大院在周围并不起眼的民宅中兀自凸显,谁曾想到在这青山之间隐藏着一所百年老校——北京市延庆县永宁小学。

 

其前身为创建于1834年的“缙山书院”,历经变革原貌不再,只有仿照清朝年间知州所题匾额 “储为国器”四个大字提醒着这所学校的古老。这里也是永宁小学现任校长吕东的母校。

  永宁小学的校园内明显地被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仿古的四合院式建筑,典雅清幽,穿过两道门庭便是现代的教学楼,这似乎正暗合吕东校长对自己和永宁小学的定位:坚守传统,大胆突破。

 

  和吕东校长的交谈轻松恬适,他是一个思路清晰、喜欢引句遣词的人,办公室外的一丛青竹在夏日凉风中飒飒作响,间杂有远处传来的鸡鸣狗吠,使这幽静的处所更显安宁,而守护这方净土也是吕东校长的最大信念和价值所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他引用鲁迅的诗作为自己的理想发声,外界的嘈杂与躁动都被隔离在外,他想做的只是终身从教,“为家乡办点事。”

 

继承传统 回归本真

 

  吕东校长的漫谈从永宁小学的历史发展开始,道光壬午年由进士胡先达捐资所建,经历了数代变迁和更名,于1958年改为现校名,沿袭至今。永宁小学根植于永宁古镇,历经风雨洗礼,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培养了数万名学子,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谈起这所学校的百年历史,吕东校长的自豪溢于言表。从永宁小学毕业的他考虑更多的便是如何在改革和锐意进取中传承它的古老文化,“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在传承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他坦承自己的理念就是要办真教育,和他所欣赏的教育前辈陶行知一样,办平民教育。他让教师们参与缙山书院文化展室筹备建设工作,通过亲身搜集、整理,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缙山书院的辉煌和创业发展的艰辛。

 

  “真教育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质朴的总结贯穿吕东校长的九年治校始终,在一次听取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讲座时,他记下了魏书生的这番话:“现在很多教育理念,其实几千年以前孔子说的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全部,那就是‘因材施教’”,吕东校长深为认同,真正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小学教育的内在本质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也是他的办学宗旨。让师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成长。吕东校长尤其看重为教师减轻心理负担,他经常有事没事就到老师的办公室去转一转,和他们聊上三五分钟,既聊工作、兴趣,也聊家常、趣事。他坚信良好的教育不在于优越的条件而在于优秀的教师:“西南联大当时的条件那么艰苦,还是培养出了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科学家。”并一直秉承着“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的信念。

 

人文制度 并驾齐驱

 

  吕东校长的多年管理经验浓缩为他自己总结的十六字箴言:“人格影响、情感沟通、搭建平台、制度约束”。在和老师们相处的过程中,他心里始终装着这样一句话:“常相识,常相知”。十九年教师和教研员的经历让他足以具备用人格魅力影响青年教师的资本,每次听完青年教师的讲课后,他总会在下节课上亲自示范,并且以身作则独立承担课题、撰写论文,成为教师们在业务上学习和参照的模范;情感的沟通使吕东校长拉近了与教师的心理距离,每年教师节和妇女节,都要向每位教师献花,他还细心的记住了每个老师的生日,在每个人生日的那一天早晨,为他们发一条祝福的短信,情感沟通使他和教师凝聚在一起,教师们工作时心情愉快,积极性自然提高,工作效率也正比提高;吕东校长深知教师们的自我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他通过搭建各种平台让教师学习、交流,将他们的实践经验与成果放到北京市课程网上展示,显现他们的风采,经常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市、县教育教学培训及一些高级别的研讨会,每学期举办一次“赛课”活动,让青年教师接受更多磨练和展示,教师们感受到了学校对他们的重视,感受到被欣赏和认可的幸福,这种无形的力量成为他们不断追求进步的内在驱动;而制度仅仅作为底线在发挥着作用,吕东校长的管理理念是人文高于制度,他制定了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考评制度以及各种奖励机制,把制度的约束性转变为激励教师工作的推动力。

 

立足本土 为民育人

 

  永宁小学95%上的学生都是农民的孩子,吕东校长的办学思路紧紧地立足于这一事实。他深知很多学生毕业后的路途并不是走进大学,成为社会栋梁,而是要继续在这片乡土勤恳劳作。于是他定下了这样的目标:对永宁小学的学生来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学有所长。

 

  在发挥现有师资优势的基础上,该校开设了合唱、舞蹈、二胡、电子琴、围棋、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情操得以陶冶,尤其是种植兴趣小组的开设,成为永宁小学的独有特色。在校园内有一块地是为学生的种植实践专门开辟的菜园,学生们在并不是很大的菜园里认识各种农作物,学习科学种田,在汗水中他们体验着美好的童年。

 

  此外,吕东校长亲自带领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见识,通过参观永宁污水处理厂,让他们增强环保意识。正如他所说的,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们的心灵。而吕东校长的良苦用心收到了令他满意的效果,办公室里挂着的一面锦旗便是最好的证明。那是去年一个对永宁小学和他的学生充满感激的人送来的,已经毕业的一位同学捡到了五万块钱毅然还给了这名失主,拾金不昧的事迹让吕东校长倍感自豪。

 

  在治校的过程中他不寻求虚华的特色,“学生各有所长,他们的禀赋不同,所以不能用一种特色来要求,而是要因材施教。”吕东校长把务实和质朴的精神融通到这所农村学校的发展中,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有为民服务的执着,“办老百姓满意的学校,就是最大的特色”。永宁小学在他治理下的良好社会声誉和在乡里的口碑便是对吕东校长最大的肯定。

 

十年教研 放眼外界

 

  吕东校长的治校立足于本土,但他的视野却从来都没有囿于乡野。在1990年至2000年担任延庆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期间,他始终坚持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基层教师学习,读书看报是他至今仍坚持的好习惯。他把从报刊上看到的好文章一一摘抄、剪贴在一个笔记本上,叶圣陶、陶行知、魏书生等教育家的文章都是他青睐的论述,笔记本上工整、隽秀的字迹见证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半生感悟,并把其中精彩的部分读给教师们,让他们领略教育的真谛。吕东校长用这种已经被大多数现代人丢弃的学习方式,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所热爱的事业,在这片与尘喧隔离的净土上,读书育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