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长沙龙 > 正文
  
 
本栏热点 +MORE
招聘
本栏推荐 +MORE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访北京怀柔红螺寺中学校长
2014/8/6 10:10:00 来源:< >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记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中学校长于荣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其大意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用这两句话形容红螺寺中学校长于荣学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初见时,记者眼前的于校长谦和、从容、淡定、大气。采访过程中记者提到他取得的个人荣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辛苦与付出时,他总是用“这没什么”来回答,而谈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取得的科研成果、学生的成绩和前途、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于校长眼中却立刻透出了坚毅、执着、兴奋和自豪的光芒。面对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时,这个以教育为生命的人骨子里的开拓进取、谁与争锋的气势便显露无疑了!

 

人生信念:为教育而生

 

  于荣学进入教育领域的经历非常独特:1971年,初中毕业的他在家劳动半年后,担任了本村的乡村教师。那一年他只有17岁。一天晚上村领导找到了于学荣,说村里的孩子没人教,让他去当代课老师。而当时,于荣学刚刚得到一个做售货员的工作机会,正准备第二天去上班。在那个物资匮乏的特殊年代,售货员是社会上极受尊重的职业。于学荣想都没想,毅然放弃了在当时来讲非常有诱惑力的工作,选择了乡村教师这个职业。没想到,这一改,就改变了整个人生,从此便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年后,于荣学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作为工农兵学员,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他再次面临了儿时的医生梦想和继续深造师范专业的两难选择,于荣学再次选择了师范专业。1976年毕业后他又回到了深山区任初中、高中语文教师。1980年他被调往山区一所农业高中任教。这所农业高中建在半山坡上,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成为学生的贴心人,他把家从六里外的山城搬到了窑洞,与学生生活在一起。他在山区工作了12年,担任了10年班主任。

 

  年少时的两次选择之后,于荣学在此后的人生中无数次面临教育工作与其他当时社会上最让人向往的职业之间的抉择。而他最终总会将自己交给教育事业。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于荣学也更坚定了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信念——“我想自己就是为教育而生的!”

 

领导艺术:引领教师科研兴教

 

  校长在一所学校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面对这样的问题,于校长感触颇深:“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思想者。领导学校其实是思想的领导。作为校长首先要明确学校追求的发展目标,并将其转化成全体教工的目标。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红螺寺中学创办于19494月,原名“怀柔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多数时间在办师范教育和初中教育。1999年,恢复为红螺寺高中。由于当时的高中教学班急剧增加,而学校的老师大多数是从事师范和初中教学工作,或者是外聘的高校毕业生。这三部分组成的教师队伍普遍不适应高考应试,结构严重失衡,成了学校发展的瓶颈。

 

  2002年,于校长出任红螺寺中学校长后,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师队伍采取“培养一批、引进一批、调整一批”的方针。于校长深知只有开放的学校才是有活力的学校。作为现代化的高中必须是开放的。他积极采取措施保证教师参加市区各种培训活动,请名师、专家进校园办讲座,派教师去外省市、国外学习。在于校长的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红中很快成为全区开放程度最高的学校。

 

  “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一个学校建设的根本。”在这种信念之下,他对学校教师的培养不遗余力。作为校长,于荣学率先担负起引导教师成长的责任,除了把自己的教学方法、构建模式介绍给教师,更是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在多年的教学与领导工作中,于校长积淀了很多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完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理论著作,成为红中乃至全市全国教师开展工作的理论指导。在于校长的引领和鼓励之下,全校教师都制订了个人发展计划,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学校的老师涌现大量科研成果,撰写、编著的教学著作和校本教材目前已有8部,即将翻印的还有10余部。

 

  科学高效的培训模式,使红螺寺中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结出硕果。目前学校拥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2名,特级教师1名,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69%。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们实行自评、互评、互相协作,形成了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学校的师资队伍的发展变化得到了北京市和怀柔区领导的充分认可,面对教师的迅速成长,于校长也倍感欣慰,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因为学校拥有最宝贵的资源——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

 

特色办学:注重多元培养模式

 

  从2000年开始,红中招收的学生中考成绩平均分在420分左右。这个成绩在目前的形势下在三年后根本没希望升入大学本科。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就业情况下,学生和家长最看重的便是学生能否升入大学本科,享受优质高等教育。面对这种情况,于校长带领全校积极采取措施,创新培育模式。

 

  学校选准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由北京市教委,怀柔教委特批,学校通过改革成立了特色艺术班。通过选学艺术课程,学生参加高考时,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被高校本科专业录取。在2009年的北京市艺术统一考试中,美术生本科合格率达到96.8%。艺术班为很多成绩不高的学生探索出了一条升学的希望之路。而且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和收入都很高。目前,艺术教育成为了红螺寺中学的办学特色之一,近年来获得了“怀柔区艺术教育示范校”、“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校”、“首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金奖”等奖项。

 

  2003年,为进一步加强开放程度,学校申报成立国际部。国际部经北京市政府外事部门、教委外事部门、公安局外事部门等三家单位联合考察,确认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后成立。成立后的国际部向新加坡、泰国、美国等输送留学生,并接纳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泰国等地学生来校学习汉语。

 

  近年来,学校开始招收新疆班学生,每年有两个班、十个民族的学生和谐相处。

 

  2003年秋,经多方努力,学校建成了具有全市一流水平可容纳1500名学生的全区第一家寄宿学校。独特的寄宿制,不仅使教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也让学生一点一滴完善了自己,成为学生成功成才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的红螺寺中学集普通教育、民族教育、艺术教育、国际教育于一身,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多元特色共存的地区品牌校。独特的办学理念走在了北京市区县的前列,使很多入学成绩低的学生有机会根据自身个性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成绩进步很快,升学率大幅度提高。这一点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做人智慧:高端做事 低调做人

 

  多年来,于校长所有的工作调动都是在领导的信任下派遣,于校长总是服从安排,并从来都不负众望。从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教导主任、副校长、区教委科长、高中校长……一路走来,他稳扎稳打,在每一个职位上都取得令人称赞的成绩和可圈可点的突破。

 

  为此,也有很多人为他还在中学校长的位置上惋惜和不平,认为以他的资历完全可以胜任更高的职位。但于校长自己说:“人还是淡泊一点的好,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理论研究。我其实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不适合做官,也没兴趣。”

 

  不要以为说出这样话的人是清心寡欲、安于现状的。恰恰相反,多年来,于校长在工作中总是不断地追求创新和开拓,是一个做什么事都追求极致和完美的人。“我希望做任何事都能做到最好”。

 

  早年任班主任的时候他便要求自己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无论是学习成绩、各种比赛,都领导鼓励全班学生去尽最大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1980年,他借鉴上海育才中学 “读议讲练” 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起到引领和点拨的作用,锻炼学生表达、写作的能力。这种探索在当时是非常超前,曾受邀在整个怀柔区进行经验介绍。

 

  在区教委工作时,于校长同样用这股劲头克服工作多、人手少的困难。以至于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一位处长曾用“怀柔的教委创造了奇迹”来评价他和同事的工作成绩。

 

  1993年,于校长将自己在山村时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真实感受、心得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撰写了《山区班主任工作》一书,受到丛书编委会的一致好评。

 

  2001年,他在任红螺寺一中党委书记主抓思想工作时,出版了班主任专著《班主任工作实用方法》。在继承发展班主任传统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介绍了50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的教育方法。此书获得了怀柔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成为怀柔、东城、西城、石景山等区的9000余名班主任的进修教材。

 

  谈到工作的繁忙与辛苦、官位的级别、物质的得失……于校长都会拍拍桌前自己和红中老师们的一摞著作来回答:“我的成果都在这摆着呢!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这就是我的快乐!”欣慰、自豪与喜悦溢于言表。

 

  这样的于校长自己是快乐的,少了追逐名利的痛苦;拥有这样一位校长的学校是幸运,因为他将教育事业、学校发展视作生命。名利上的豁达、工作上的执着——二者巧妙的结合,就形成了于校长独特的智慧人生!

 

  【采访随笔】

 

  于校长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象棋和钓鱼,尤其谈到钓鱼,更是滔滔不绝。由于工作繁忙,他已经很少有机会触摸鱼竿。但若与于校长的性格和作风作比较,这的确是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爱好。了解钓鱼运动的人都明白,钓鱼是外表看似“静止”其实思维一刻不能松懈的运动。钓鱼的人往往可以在湖前静坐一天不动。然而,这项运动其实蕴含着高超的技艺,非常考验人的思维、能力的活跃程度。而鱼儿上钩给人带来的愉悦和欣慰也是妙不可言的。这不正如于校长——看似随遇而安、无欲无求,在中学校长的职位上“静”坐多年,但在工作创新、科研兴教领域的思考与努力一刻也未停歇过。并将此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快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