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长沙龙 > 正文
  
 
本栏热点 +MORE
招聘
本栏推荐 +MORE
 
荣誉与挑战----广西覃塘中心小学校长韦德孙
2014/8/7 10:11:00 来源:< >
 

百年名校:荣誉背后的挑战

  ——记贵港市覃塘镇中心小学校长韦德孙

 

  栉风沐雨,岁月如歌,覃塘镇中心小学已走过百余年历史。历经苍桑坎坷,风雨兼程,学校始终秉承治学严谨、管理规范、科研不懈的传统,始终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

 

  2001年底,在新体制改革之际,韦德孙就任这所百年名校校长。本着“继承、突破、发展”的宗旨,他放眼覃小,统领全镇,力求使学校发展驶向快车道。本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他始终坚持“办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学生培养目标,确定“以常规立校,以科研兴校,以特色促发展,争创全区一流学校”为学校办学目标。“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有着永不服输男人性格的韦德孙坚信只要上下齐心,持之以恒,覃塘镇中心小学将是适合每一个孩子教育的摇篮。  

 

  2001年底,韦德孙就任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中心小学校长。就任伊始,他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翻开这所1905年成立的百年老校的历史,你会看到前辈们留下的一串串闪耀着光芒的足迹:1965年,参与国家课程实验——五年制教材实验;197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确定覃塘小学为教改重点实验学校;1976年《光明日报》作专题报道学校办学事迹,在当时影响很大;1985年,玉林地区教研室在学校召开“第二课堂”活动研究会;1988年荣获自治区“文明学校”称号;1993年—1997年,学校进行自治区级课题“三点三路”教学法研究,并在全区推广。

 

  面对走过如此辉煌的百年名校,韦校长倍感领头雁的压力,深知要想使学校永葆青春,唯有自身先练好“内功”:2004310月分别参加了广西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培训班和高级研修班学习;200510月到甘肃省兰州师范大学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级校长培训班学习;20065月曾代表覃塘区到对口扶贫挂钩点凌云县,给当地教师、中小学校长作关于“新体制下乡镇中心小学建设的探索”专题讲学、介绍经验;20069月参加国家教育部举办的“中国移动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广西)”培训班学习;20076月到北京参加教育部第二期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小学校长研修班学习。

 

  作为贵港市中小学校规范管理“十佳”校长,韦德孙积极探索学校管理方法,善于总结,大胆推广。所撰写的论文《大胆创新,扎实工作,积极探索新体制下乡镇中心小学建设新思路》入选《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论文《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荣获中央教科所举办首届《中国名校文艺博览》征稿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开展“五小”主题活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登载在省级教育刊物上。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挑战,这位贵港市优秀校长每天不断为自己加压,引领这所百年老校不断向前迈进。

 

•办学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每天下午第六节,你走在覃塘镇中心小学校园里,会看到这样的热闹场面:球场上,一群群孩子在打篮球;文化长廊上,一群群孩子在练习书法、画画;练功房里,一群群孩子在翩翩起舞;足球场上,一群群孩子在练习铜管乐。这些都是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场面。韦德孙校长说:“我们的小学是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培养一个和谐的人的教育,不是培养一个专家的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韦校长认为,基础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地发展,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关注每一个学生,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让不同家庭和社会背景,不同性格和天资,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优点和缺点,不同相貌和身体素质的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都获得进步和成长。

 

  围绕这个办学理念,并结合当前社会变革发展以及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他定下了学生培养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韦校长知道,现在的家长,送孩子来到学校不是为了读死书,是为了要让孩子明天走向社会能有立足之地。因此,他要让孩子们在校园内不仅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学到课本外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学习”,以便明天能更好地学习;他强调不能让孩子们读死书,要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解决问题;他教育学生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共处,“今天的小校园,就是明天的大社会”,这是他经常教育孩子们说的话;他告诫学生一定要珍惜生命,学会保护自己,为今后学会生存打下基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韦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的,刚担任校长职务时,他就经常思考如何能让这所百年名校长盛不衰。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终于定下学校办学目标:以常规立校,以科研兴校,以特色促发展,争创全区一流学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天,你走在覃塘镇中心小学校园内,能看到“博学、探索、务实、奉献”这样的教风、“勤奋、自觉、互助、进取”这样的学风,能感受到“尊重、守法、务实、创新、”这样的领导作风、“好学、守纪、勤劳、健美”这样的校风。走进办公室,能看到老师们为了一个教学问题而激烈讨论;走进多媒体教室,能看到某位老师正在上公开课,或许还能看到韦校长正在举行学术讲座,这样的教研氛围,促使老师们一天向前迈进一小步。

 

  “我们的学校只有办出特色,办成家长满意的学校,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是韦校长经常告诫全体老师的一句话。  

 

•办学示范:乡镇中心小学肩负的重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中心校校长,韦德孙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在2001年底全市撤销乡镇教委办后,中心校便担负起了振兴一方小学教育的伟大使命。韦德孙除了要管理好中心校外,还要管理好辖区内13所村完小。来中心校找他的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校长下乡了”。如何管理?前无先例,现无经验。为了打开局面,他组织中心校领导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建立了“一个示范,四个中心和八项制度”的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首先是以中心校为龙头,要求中心校在办学思想、队伍建设、德育工作、常规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成为各村小学校的榜样。其次是以中心校为基地,建立教学、教研、信息和培训中心。三是建立符合本镇小学各校通用的《教学管理制度》、《教研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等八项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建立了考核监督机制,每学期末对学校领导、教师进行考核评估,使全镇的小学管理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实现了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化、科学化,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各校的管理水平,促进了教育与教学活动和“两基”工作的顺利进行,巩固提高了“两基”成果。

 

  为了使该管理体制能得以顺利实施,韦校长组织全镇领导及骨干教师经过多次讨论、充分论证,于2002年通过立项申报,在全镇范围内进行自治区级A类课题《新体制下乡镇中心小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该课题立足中心校 “一个示范,四个中心”的职能作用,探索中心校如何优化管理。

 

  七年来,在韦校长的领导下,覃塘镇中心小学不断在办学思想示范,队伍建设示范、德育工作示范,常规管理示范、安全卫生示范、“两基”工作示范、特色教育示范、后勤工作示范等8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成为了覃塘区乃至贵港市小学中的佼佼者,起到了榜样和示范作用。

 

  学校的主要工作是要抓好教学工作,韦德孙校长时刻保持这样的清醒认识。为了抓好全镇的教学工作,促进全镇教学水平的提高,他努力抓好中心校教学中心、教研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四方面工作的建设,以中心校为“中心”,全镇一盘棋狠抓落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辐射活动,带领全镇各小学迈上了学校发展新的台阶。为此,他经常下到各村小的课堂,与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如何正确处理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时甚至马上执教一节示范课。

 

  教学要腾飞,教研要加强,韦校长经常这样鼓励全镇骨干教师。在他的建议下,中心校设有科研处和教导处,这两个业务指导职能部门以科研课题和课改实验相结合为着力点,一方面加强了科研课题的研究。中心校牵头的8个课题研究有国家级的子课题、自治区级的A类、B类课题、市级A类课题,这些课题中有4个课题获市优秀结题成果,课题《新体制下乡镇中心小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荣获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广西教育“十五”规划科研成果一等奖。全镇科研课题的深入开展,促进了一大批骨干教师的成长,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准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另一方面采取骨干教师送教下乡、轮教支教和校校帮扶的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全面提高全镇各校的教学质量。由于覃塘镇13间村小在地理位置、交通、经济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各校间发展的不平衡。为了缩短校际间的办学差距,韦校长实行了轮教支教和校校帮扶责任制,每年均制定出哪间学校与哪间学校对口结对帮扶,帮扶内容有硬件上的资金、设备的支持,软件上的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教学业务交流,主要以专题讲座、听课评课、常规工作检查指导、送教下乡等形式进行活动。通过对口帮扶,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实现全镇优势资源的共享,促进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全镇各校的同步发展。

 

  “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韦德孙这样说。也正是在这许许多多的由大化小,由小聚大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锻炼了一个个德才兼备的教师,打造了一所所小有名气的村小。这,正是韦德孙所追求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