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资讯 > 正文
  
 
本栏热点 +MORE
招聘
本栏推荐 +MORE
 
中学生“过度教育”不可取
2016/7/13 10:00:00 来源:< >
目前,一些学校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将文化课教育作为唯一的教学任务来抓,从而导致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增大、各类心理病频发,形成了极大的社会隐患。
有资料显示,在小学生中,约有1/4存在心理障碍;初、高中学生中,约有1/3存在心理障碍;高考给学生带来的精神压力更大,高考前发生紧张、焦虑或失眠的人数占到参试人数的58.6%。儿童、青少年,尤其是正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中小学生,已成为当今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课业负担太沉重
据了解,近年来各类学校在抓文化课教育时,忽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片面地把文化课教育作为唯一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已成为各类学校司空见惯的现象。
表现之一:课外辅导材料被搬上课堂,缩短了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由于作业量的增大,学生放学时间被推迟,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被挤压、减少。学生学习竞争激烈、作业繁重,导致睡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减少。据调查,某县一所中学初中生下午放学回到家里的时间分别为:初一,晚7时50分左右;初二,晚8时15分左右;初三,晚9时15分左右。高中生放学的时间竟然在晚上11时以后。
表现之二:增加考试次数,片面加大文化课教育的压力。学生从上初中开始,考试次数逐步增多,天天有小考,每周一中考,月月有大考。由于考试频繁,中小学生长期处于思想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产生了对考试的恐惧感和厌倦感,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睡眠不足,甚至发病。
表现之三:片面进行文化课教育激励,中小学生学习目的被误导。学校采取排文化课成绩名次等办法,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文化课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和家长把学习目的简单局限在考重点学校、为学校增光、为家庭增光、为自己扬名上,使中小学生处于一种接近病态的心理状态中。在某市的一所初中学校里,学校前五名的奖金达到300元,在某县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学校中,奖励政策更为惊人。该校为了让一名在另一所省重点高中读书,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到自己学校补习,奖金居然高达1万元,并且为该生提供了单人学生宿舍。
对此,广大中小学生显得很无奈。在升学、就业渠道多元化的今天,许多中小学生及其家庭仍旧为“上重点、考名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些孩子未能体验到童年的欢乐和成长的乐趣,完全被训练成一架听话的“学习机器”。这种不良现象,被一些群众形象地总结为:“小学哄着学、初中打着学、高中逼着学。”
心理疏导有欠缺
针对种种现象,我们不能单纯指责学生们 “心理承受力太差”,而应该冷静地分析造成和助长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环境和形成原因。
首先,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将文化课成绩和升学率当成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尺度,是当前中小学校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目前,在评模、提拔、奖励、调动工作等各方面,对各中小学校进行考核,普遍只看文化课成绩和升学率。在这种错误的评价尺度下,有的学校只能抛开心理素质教育,片面地抓文化课成绩和升学率。
其次,学生家长片面追求提高升学率,是当前中小学校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环境原因。由于社会和学校的误导,大多数学生家长错误地认为文化课成绩和升学率是“硬指标”,道德、身体、心理素质是次要因素,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学校提出了提高升学率的片面“需求”,这种“社会需要”使学校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第三,有的教师存在自私心理,是当前中小学校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直接原因。在一些中小学校里,有的教师存在自私自利思想,他们忽视教学的责任,片面追求个人私利,只对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文化课成绩感兴趣,并作为工作上唯一的追求目标。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却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在表面上做文章,采取了应付的态度。
素质教育应加强
对儿童、青少年的 “过度教育”,使他们小小年纪就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透支生命”,如何尽快扭转这种不良倾向?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作为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及教师考评制度,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如在报纸、杂志上开辟心理教育专栏、编制并播放素质教育的电视和电影、用广播电台宣传心理素质教育知识等等。
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心理教育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不合格人员实行限制上岗或清退,逐步建立心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淘汰制度。
在各类学校为中小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并组织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模拟实践,训练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另外,在各类学校普遍设立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点,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免费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心理治疗和正确引导。
目前亟需改革学校管理办法,对各种有害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做法予以取缔,并减少考试次数、取消按成绩排名次的错误做法、增加体育和课外活动时间、提早放学的时间,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