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经验 > 正文
  
 
本栏热点 +MORE
招聘
本栏推荐 +MORE
 
哈尔滨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经验
2009-1-21 14:10:00 来源:< 哈尔滨市教育局 >

  构筑防范体系,创建平安校园

  哈尔滨市教育局
  哈尔滨市教育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从夯实基础入手,不断加大安全工作力度,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全市中小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深入开展。
  一、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工作体系,为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夯实基础
  (一)加强领导,全方位建立安全责任制。我局结合省教育厅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将校园安全工作纳入到市教育局重点工作之中,将安全工作的落实,作为检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标准,作为衡量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作为评价学校领导班子、教师队伍的基本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全市教育系统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我们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到重要位置,定期研究部署全市教育系统校园安全工作。并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校园安全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和执行集指导、监督、考核、奖惩于一体的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健全完善了安全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积极推进1000人以上的学校配备专职保干负责安全工作,促进相应工作经费的落实,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到上学、午休、放学三个时段,在每一个时段都把学校的每个角落划分成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实行责任人制度,做到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工具体、责任到位,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检查,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不断加大安全工作力度。为扎实推动安全工作,我局每季度都要召开全系统安全工作会议,明确形势,强化责任,部署任务,推进落实。在年初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上,对上年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新的一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签定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责任状,按要求严格考核,明确奖惩制度。仅2005年我们先后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议、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推广了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夯实了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我们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出击,优化管理,建立健全了各类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完善了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机制。制定和完善自然灾害、房屋倒塌、水污染、食物中毒、校园暴力等各类突发事件预案,进一步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快速应急反应能力,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及时科学果断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二是建立市、区、校三级信息报送工作网络,进一步疏通信息上报下达的传递渠道,确保安全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报送、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增强抓落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机制。建立定期对学校内外安全情况经常性检查的工作制度。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及时摸清校园周边地质和危房情况、食品卫生和消防措施落实情况、交通秩序和文化娱乐场所整顿情况等,针对发生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相关解决对策。四是建立完善保证集体活动安全的防范机制。针对学校教学和生活的特点,研究建立保障集体活动安全的相关措施,重点加强接送学生校车、外出参观和郊游、饮食安全设施等方面的管理,真正形成有效的检查、监督和制约体系,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二、突出重点,排查隐患,切实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一)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增强了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我局以加强校园内部防范与管理为工作重心,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增强了校园内部安全防范能力。一是强化了校园封闭式管理,坚持执行出入校门登记制度,出台了《哈尔滨市教育系统校园内行车暂行规定》,我局与市公安局、市交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转发了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紧急通知》,并对各校自备和租用的接送学生车辆、校园内机动车辆行使做出严格规定,对全市学校校舍、操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清除和杜绝了学校出租操场用于停车的现象。二是加强了学校校舍、楼梯、实验室、宿舍等重点部位的监督与管理,制定了安全防范措施。我市现有危房356所,面积为27.2万平方米。这些危房已成为校园安全的最大隐患,而且有一些校舍位于低洼地势、山旁、河沟和水库附近。针对全市校舍老化,危房突出的问题,市教育局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积极筹措了8700万元资金改造危房校舍100所。三是加强了教育教学活动关键环节的管理,建立健全了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安全防护制度,抓住学生上下学、课间等关键环节,实行岗位、部位监管责任制,防止了楼道踩踏学生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针对我市气候特点,下发了《关于做好春季防火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冬季安全工作的通知》、节假日学校安全工作注意事宜等相关文件。四是加强了食堂、小卖部、学生宿舍等重点部位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幼儿园食堂与集体用餐管理规定》,从食堂工作人员着手,严格审查从业资质、健康状况,对进料渠道、加工过程、餐具消毒等严格把关,强化监督,坚决杜绝了三无食品进入校园。五是高度重视实验危险化学药品的监管,明确规定对教学所需的有毒有害危险化学药品,实行定额配置,计划使用,跟踪管理,专柜存放,建立了实验管理人员和教师教学使用责任制。六是提高应对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我局在开展消防演练的基础上,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进行应对自然灾害演练,增强了学生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松花江水污染期间,为确保全市中小学生健康安全,我们紧急制定了《哈尔滨市停水期间中小学应急预案》,决定全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5日,组织各中小学校在停课前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安全饮水知识教育,在复课前,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学校锅炉水箱进行了彻底的清理,确保了复课后学生饮食、饮水安全。
  (二)注重抓好季节性消防安全防护。我局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省政府冬季防火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春季防火工作全力遏制大风连营火灾事故的紧急通知》(黑消安发[2006]4号)文件精神全面抓好季节性消防防护工作。在全市安全排查基础上,要求各学校定期进行自检自查,及时消除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市教育局重点加强校园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与排查,重点排查“一刀,一栏,一器”的整改工作,即:灭火器是否配齐配全,是否定期更换过期灭火器;刀闸式电源是否全部改成空气开关;宿舍、食堂、教室固定式的铁护栏是否改为活动式的铁护栏;是否设立和畅通消防安全通道,遇有情况能否及时处理、快速疏散。我们建立完善了防火安全责任制,加大了消防建设投入,投资1500万元,改造中小学供电管线,更新消火栓,购买灭火器材,加强校园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与管理,设立和畅通了消防安全通道,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加大消防设施的检修力度,避免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排除学校安全隐患。我局领导与相关人员定期于每年“五一”、“十一”、春节、汛期期间,采取逐校排查,不留盲点,区县(市)自查,市里抽查并分组进行专项检查的方式开展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危房的安全检查与防范,加大了学校食品、消防安全管理检查,加强学校围墙、护栏、体育设施及学校车辆使用、学校水源地和学生饮水等重点部位的管理与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登记造册,逐一提出了整改意见,分门别类建立安全隐患台帐,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系统数据库,用科学方法掌握精确数据,更为有效的管理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切实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增强了校园内部安全防范能力,及时消除校园内的各类安全隐患,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三、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建了健康、有序、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
  我局积极协调公安、城管、文化、交通、卫生等相关部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认真贯彻公安部《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的通知》,加强平安校园建设,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公安部门积极行动,增添了校门前的减速带、斑马线、信号灯、警示标语等交通标志。与公安局联合制定了《哈尔滨市加强中小学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并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八区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自备和租用的接送学生车辆到市交警支队进行每年两次的登记及安全检测,对车辆及驾驶人员核查合格后,由公安部门核发接送学生车辆专用通行证。同时市公安局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地区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对易发案的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的治安巡逻,情况复杂的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地区设置治安岗亭和报警点,严防不法分子到校滋扰闹事,严密防范各种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市城管局在对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状况进行广泛调查、建立档案的基础上,及时拆除各种违章建筑,取缔各种无证无照的流动商贩,保持校园周边环境秩序长久稳定;市工商局切实从自身职能出发,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对校园周边的文化、娱乐、商服及市场等经营场所进行认真清理整顿;我们与卫生局联合对学校周围的小饭桌进行监督管理、综合整治,开展经常性查验工作,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为防控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传播流行,我们迅速配合卫生防疫部门采取及时消毒、接种疫苗等有效措施,保证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文化部门支持配合下,大力整顿了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歌厅及非法出版物。
  2005年我们共清理整顿学校周边“三厅一室”和网吧97家,停业整顿67家,取缔“黑网吧”、游戏厅30家;查处、取缔无证经营摊位20余处、违章占道作业240余起、流动商贩7800人次、乱贴乱挂和乱堆乱放430余处;整顿音像厅、书报刊摊84处、收缴带有色情、暴力内容的音像制品、“口袋书”12万余盘(册);拆除私建滥建5处;清理废品收购站1处,有利地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
  四、大力开展安全和法制教育,从源头上夯实安全稳定基础
  我们注重贯彻思想领先的原则,坚持把安全和法制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坚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规定每学期的安全课不少于四学时,在全市开展了“安全知识进乡、进学校”的大篷车巡回展览活动。全市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团会、演讲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和宣传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有的还成立了“平安红领巾交警学校”,编排了“交通警察指挥操”,让学生自主演示“道路交通标识”,帮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突发事件中自救自护的能力,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了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学生各类安全知识的教育;针对春季的气候特点,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预防火灾,珍爱生命”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提高了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自护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学生预防各类事故的安全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深入抓好法制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将法制教育工作和禁毒工作、防止艾滋病工作相结合,向青少年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青少年远离不良生活方式,加强青少年法律法规的教育,先后为全市所有市区中小学校、80%郊区和农村中小学校配齐了法制副校长,认真指导法制副校长贯彻落实好《兼职法制副校长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法制教育、学校内部治安管理和维护校园周边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项工作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受到社会一致的好评。在对师生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大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我们定期对电工、水暖工、锅炉工等特种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有效的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开展对“丙戌行动”的总体部署,根据《关于印发省教育厅关于未成年人保护“丙戌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教安[2006]73号)的要求,我局认真研究,结合全市教育系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人身安全保护工作。我们依托青少年法律学校在社区和青少年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置法律咨询点,向青少年及家长散发青少年法制手册,解答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问题,为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和进城务工青年等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法律援助。集中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专项宣传活动。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宣传工作。同时加强“绿网工程”建设,通过“绿网教室”利用教育信息网加大对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2006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切实抓好校园安全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局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与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以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安全秩序,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为共同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