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蕉四小师生紧急避震及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
2009-12-25 13:26:00 来源:< > |
|
【指导思想】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的通知》精神及学校的工作布置,为了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传播防震减灾科学信息,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与能力,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紧急避震及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紧急避震及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应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紧急情况来临时,学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更好地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本着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活动安排】
一、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二、演练对象:
蕉城四小全体师生
三、演练时间安排:
1、12月1日 全体教职工会议专题部署演练方案
2、12月2日——5日 准备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利用班队课时间开展训练,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负责组织训练,体育老师负责指导逃生动作。
3、12月9日上午晨会课 全校师生正式演练
【活动准备】
1、演练前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学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3、组织全体教职工、学生观看《学校安全教育录像片》和防震救助知识图片展,并要求各班级利用班队课组织疏散练习。
【活动要求】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听到警报(钟声或呼喊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①在教室内的学生,应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边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听到第一声铃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②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③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2、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3、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二、紧急疏散
根据各年段所处位置,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后,再次听到拉响警报(铃声、钟声或呼喊声)时,各班应马上按照学校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可头顶书包、课本,顺手带走饮用水等)。
2、撤离顺序及线路:先低层后高层,各班级分两路同时撤离(详见附图)并迅速转移到预先考察好的紧急疏散避震场所。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立即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组织机构及职责】
1、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及职责
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王文杰
副组长:郑焕宾(常务) 康桂岳 周裕丰 陈彬
成 员:张赛姬 钟林媚 林良玉 蔡振春 杨赛贞 林淑英 陈素新 翁丽萍 雷 霞 林辉卫
信号员:郑焕宾(兼)
职责:
①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②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③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④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⑤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教室室内指导组
组长:蔡振春
组员:各班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任课教师。
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大操场。
③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班主任在队伍前头,副班主任在队伍末尾,任课教师在中间共同维持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组长:林良玉
组员:各楼梯口疏散指挥员
各教学楼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名单:
一号教学楼 一层:东侧楼梯口——康桂岳 西侧楼梯口——蔡振春
二层:东侧楼梯口——黄瑞海 西侧楼梯口——黄孝新
三层:东侧楼梯口——翁丽萍 西侧楼梯口——宋 洲
四层:东侧楼梯口——郑长斌 西侧楼梯口——林辉卫
五层:东侧楼梯口——苏建文 西侧楼梯口——黄位贵
二号教学楼 一层:东侧楼梯口——周裕丰 西侧楼梯口——杨赛贞
二层:东侧楼梯口——林淑英 西侧楼梯口——关秀芳
三层:东侧楼梯口——章 嫄 西侧楼梯口——蔡金钗
四层:东侧楼梯口——苏建文 西侧楼梯口——李美清
五层:东侧楼梯口——陈素新 西侧楼梯口——雷 霞
三号教学楼 一层:楼梯口——林良玉
二层:楼梯口——陈露莺
三层:楼梯口——石平容
四号教学楼 一层:楼梯口——陈 彬
操场“安全区”指挥人员:王文杰 郑焕宾 综合科教师若干名
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宣传报道组(办公室负责):
组长:杨赛贞
组员:王晶晶 谢资辉 黄雪燕 林 曦
职责:
①宣传报道稿件整理上传学校网站。
②摄像、摄影,搜集记录整理相关影音资料。
【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蕉城四小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响短促哨声)。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4个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广播通知)。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等余震结束后,以班级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点清人数,向校长报告。
3、5分钟后,广播通知,结束演练。
四、请领导小组组长总结讲话并宣布演练结束。
【注意事项】
1、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不要急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2、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3、当班的科任教师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的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4、各层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
5、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6、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设物和电线。
7、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