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溪县第十小学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
2009-12-31 13:18:00 来源:< > |
|
为促进师生熟悉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地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如下,简单易行的演练方案。
一、演练指挥部(导演部)
指挥长:林裕铁
副指挥长:林文怀
成员:学校其他行政人员
全面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工作
二、应急演练科目与预期目标
紧急避险
在教学楼上课的同学,手保护头部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边或墙角,但不靠近窗口。
在走廊上的同学,选择有利安全地点,就近躲避,不站在窗口边。
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双手放在头上,不乱跑,更不能躲进建筑物里。
在寝室的同学,马上钻进床底下,或蹲立在墙角。
2.紧急撤离
听到警报或钟声,哨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撤离线路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地点。
三.演练行动方案
1.信号使用工具:钟声
2.信号各类名称:
A.紧急避险:XXX XXX
B.紧急撤离:XXXX XXXX
C.演练结束:X X X
3.应急演练程序
(1)假定地震发生,指挥部发出紧急避险指令,XXX XXX师生就近避险。
(2)假定第一级地震平静,指挥部发紧急撤离指令,XXXX XXXX
四、各楼层主要负责人:
‹一›新教学楼
西楼梯一楼半楼梯拐角负责人:
2、东楼梯一楼半楼梯拐角负责人:
3、东楼梯二楼半楼梯拐角负责人:
4、西楼梯二楼半楼梯拐角负责人:
5、东楼梯三楼半楼梯拐角负责人:
6、西楼梯三楼半楼梯拐角负责人:
7、东楼梯一楼出口处(一年级1班):
8、西楼梯一楼出口处(一年级5班):
9、行政楼四楼自然实验室口负责人:
10、行政楼三楼楼梯拐角口负责人:
11、行政梯二楼半楼梯拐角口负责人:
12、行政梯一楼半楼梯拐角口负责人:
13、行政梯一楼入口处负责人:
9、内操场:
‹二›旧教学楼
东楼梯一楼半楼梯拐角口负责人:
2、西楼梯一楼半楼梯拐角口负责人:
3、东楼梯二楼半楼梯拐角口负责人:
4、西楼梯二楼半楼梯拐角口负责人:
5、东楼梯出口处(内操场)负责人:
6、东楼梯出口处(外操场)负责人:
7、东楼梯出口处(内操场)负责人:
8、东楼梯出口处(外操场)负责人:
9、外操场:
<三>、各班级负责人
1、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紧急疏散
2、协助各班学生紧急疏散的负责人
学前班:
一班(白惠霜)二班(叶晓彬)
一年级:
一班(胡晓芳)二班(陈静婷)三班(何小霞)四班(林慧贞)五班(吴维美)六班(余丽云)七班(廖淑玲)八班(李月琴)
<四>、紧急疏散的路线:
第一条线路:学前班教室——外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第二条线路:
1、三年级(1—4班)教室(外走廊)——东楼梯——外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2、三年级(5—7班)教室(外走廊)——西楼梯——外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第三条线路:
1、四年级(1—3班)教室(内走廊)——东楼梯——内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2、四年级(4、5班)教室(内走廊)——西楼梯——内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第四条线路:一年级(1---5班)教室——内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第五条线路:一年级(6---8班)教室——东楼梯——内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第六条线路:二年级(7、8班)教室——西楼梯——内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第七条线路:六年级教室——西楼梯——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第八条线路:五年级(1班)教室——行政楼三楼——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五年级(2—4班)教室——行政楼四楼——操场指定集结地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