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安全,举足轻重。它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教育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认真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保证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是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川省广安华蓥市现有成建制公办学校35所,其中教师进修校1所,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1所,单设初级中学8所,单设小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辖村小74所;民办学校42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小学1所,幼儿园38所。在校学生5.72万人,教职工3391人;学校占地面积1403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近年来,该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教育为民、维护稳定”原则,创新手段,严格管理,全市学校没有发生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和突发伤害事故,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逐年下降,营造出安全、和谐、稳定的教育发展环境。
一、健全机制,落实安全责任
(一)强意识,明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要求,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实行“一岗双责”制、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人人重视安全、层层落实职责的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格局。
(二)建机构,联网络。着力构建“市安委会、市教育局、学校、家庭”四级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解决安全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不明确、安全职责不清晰、联系沟通不紧密等问题。市政府将教育局列为安委会重要成员单位,教育局于2007年成立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市教育局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上报市教育局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案,同时建立市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密切与学校安全工作的联系。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讲解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发放《告家长书》等材料,密切家校安全教育联系。
(三)签目标,下任务。每年年初,市政府与市教育局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每学年初,市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及家长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细化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安全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网络。
(四)勤分析,添措施。市政府定期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大会,市教育局定期召开季度安全例议,各学校召开各种安全专题会议,对学校安全形势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二、注重投入,夯实安全基础
保障学校安全,财政投入是关键。为确保安全发展,把学校建成最安全、最放心的地方,该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状况下,不等不靠,多方筹措资金,确保校园安全万无一失。
(一)购买保险,营造良好“软”环境。2004年至今,每年由学校出资20余万元购买校园责任险。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为进一步降低办学风险,在原有人保、财保的基础上,全市所有学校又购买了校方责任险,目前投保学生已达56000多人。
(二)建好校舍,构筑坚实“硬”基础。一是倾力消除学校危房。2003年至2005年,共投资4000余万元,全面消除了中小学危房。2008年,为彻底整治“5.12”汶川大地震导致的校舍安全隐患,积极筹措2000多万元资金,全面完成受损严重的明月小学、阳和镇观城小学重建工程及其他校舍维修工程,确保了校舍安全。二是开展校舍防雷检测。2008年,出资近50万元,聘请重庆后勤工程学院房屋检测中心专家和气象局技术人员,对全市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鉴定和防雷检测、安装。2009年暑期,出资请广安市防雷中心对所有校舍再次进行防雷安全普查检测,并限期整改存在的隐患。三是加强学校寄宿设施建设。为方便学生就学,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双河二中、永兴初中、禄市初中等14所学校的学生宿舍建设。四是启动校舍安全工程。从2009年7月开始,在全市全面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分排查鉴定、制订规划、组织实施三个步骤,力争让华蓥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三、狠抓常规,规范安全管理
(一)安全工作计划化。一是明确月度工作重点。每学年初,在年度《学校安全工作意见》中,结合当年大型安全主题活动、专项行动及每月气候特点等,确定全市学校月度安全工作重点。如2008年6月份开展“全安全生产月”活动、7月份开展“安全奥运”宣传活动等。二是适时发布“安全预警”。从2009年春季开始,针对季节性灾害和特殊时段安全隐患,及时发布安全预警通报,严防范,重未然。如2009年4月份发布森林防火预警、6月份发布滑滑板安全预警等。同时各校也采用《告家长书》、《安全知识小报》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师生和家长预警,实现学校、学生、家庭整体联动,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三是坚持安全工作月报制度。统一印制《学校安全工作月报表》,要求各校每月按时填报学校安全工作基本情况、主要工作、存在问题等内容,便于了解动态、加强指导、推广经验、解决问题。四是开展学校安全“三个一”活动。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辖区内民办幼儿园园长、各校点负责人及班主任参加,分析当前安全形势,商讨问题解决办法,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以典型事例教育学生、以惨痛教训警醒学生、以丰富知识武装学生,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做到排查到位、不留死角,一般隐患立即整改,重大隐患落实监控措施并制定整改方案,如实记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台帐》。五是完善应急预案实地组织演练。督促指导各学校修订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组织师生及时进行实地演练,有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二)安全教育系列化。一是注重常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职员工培训计划,要求各学校做到安全教育“两进两有”和“一静一动”:“两进两有”即进课表、进课堂,有计划、有教案;“一静一动”,“一静”是指在校内张贴安全警示标识、标牌、标语,办安全墙(板)报,有条件的设置安全宣传栏;“一动”是指主动聘(邀)请公安、消防、交警、卫生等部门工作人员,举办安全警示教育课或安全教育讲座。二是狠抓专项安全教育。以各类安全专项活动(如百安活动、三项行动、安全生产月等)为载体,结合实际,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如以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为载体,组织学校开展以收看防灾减灾影视专题片等为内容的“五个一”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活动。华蓥中学、禄市初中、古桥小学等30余所学校组织开展了应急避险大演练活动,有住宿生的学校还开展了晚间疏散演练。三是推行安全教育“两课”。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推行安全教育“两课”,即要求学校开学第一课必上安全课、放假前的最后一课必上安全课,强化重要时段安全教育,促使学生时刻牢记安全。四是打造“一校一品”特色。鼓励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安全工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力求独具特色。如双河小学开展的放学前“一分钟”教育活动,双河二小的“交通安全手势操”教育活动,高兴小学的“五为”教育活动,蓝艺学校的“留守学生亲情连线”教育活动等等。
(三)安全资料规范化。2008年,市教育局从“两书两本”建设着手,强化学校安全资料规范化管理。统一印制《校园安全法规选编》、《学校安全工作制度汇编》、《学校安全工作记录本》和《进货索证登记本》,分发各校,规范登记。华蓥中学、实验幼儿园等部分学校还将本校制度和预案向教师人手发放一册。2009年春季,又将原来的《学校安全工作记录本》进一步细化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台帐》、《安全工作会议记录》、《安全教育活动记录》和《食堂检查记录与统计表》计4个记录本,工作记录更加规范实用。
(四)安全检查经常化。一是各学校自查经常化。采用校领导包校点、班主任包班等方式,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坚持逢会必讲安全、下村必查安全、任课教师必管安全,切实强化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与监管。二是教育局督查经常化。结合“百日督查”、“百安活动”、“安全生产月”、“三项行动”等各类安全专项活动,市教育局组织人员深入各学校,对校舍隐患、在建工程、学生宿舍、校车运营、防雷设施、实验药品器材等重要部位和重点设施开展经常性督查,对督查到的问题,分别记入学校年度考评扣分项目,确保各学校的排查、监控与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五)信息反馈及时化。一是上级安全指示贯彻及时。将各类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随时查阅相关资料,严格督促各学校及时传达、认真贯彻上级安全文件、会议精神,确保各类安全方案、贯彻报告上报及时、内容客观真实。二是安全宣传报道全面及时。各学校积极撰写安全信息和经验文章,广泛宣传报道学校安全工作。不少学校在注重校内宣传的同时,还积极组织人员撰稿投稿,积极与电视台联系,及时宣传学校安全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三是紧急信息报送及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突发事件立即报告制度、事件发展跟踪报告制度,对教育系统各种师生非正常死亡及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信息做到及时报告,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处置。
四、认真督办,严格安全考核
(一)专项活动及时督查。在“百安活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全国安全生产月”、“三项行动”、“两大一严”、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示范食堂创建、防雷检测等安全专项活动中,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明查暗访、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及时深入到各学校开展督促检查,对安全工作开展不力、管理不到位、隐患整治不彻底的学校进行现场督办,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书面报告整改情况,并认真开展复查验收,促进了各项活动开展得到真正落实,收到明显成效。
(二)普遍问题全面通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进一步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督查通报力度,通过采用会议通报和书面通报相结合的方式,对事不对人,全面总结成绩、推广经验,曝光问题、吸取教训,有效促使各学校真正强化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刻谋划安全这些事。
(三)年终考评严格进行。一是完善考评办法。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将安全教育“两课”、“三个一”活动、住宿生管理、问题学生档案等纳入学校安全考核内容,力求考核办法更全面、更系统、更完善。二是公示考评情况。考核结束后,进行张榜公布,详细公布各学校安全考核总分、排名、各项考核分数、加减分等情况,让学校充分认识工作差距,认真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提高。三是逗硬兑现奖惩。一方面,为激励先进,提高奖金金额,扩大奖励面,充分调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为鞭策后进,凡符合“一票否决”条件和考核不达标的学校,对其第一责任人实施诫勉谈话,适当收取学校安全教育费并责令限期整改,对考核结果排名后五的学校,选出1-2名在全市校长会上作述职性发言。2008年,全市12所学校分获安全管理工作一二三等奖,奖励面达51.4%,有3所学校受到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