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创建平安校园 |
2010-5-10 14:50:00 来源:< > |
|
我校地处市区交通要道,校门又直对马路,每天车流量几万辆,大多学生上学放学要经过交叉路口和穿越汽车高速行驶的路段,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交通安全成了我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创建“平安校园”过程中,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让学生平安回家”等系列教育活动,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出现了新气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领导,保障交通安全工作有力地实施
为加强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交警辅导员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任组员的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保卫科具体负责制定交通安全工作计划,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常识及遵规守纪教育,落实各项学生交通安全的保障措施。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汇报一个月的工作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协商解决,防患于未然,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把交通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我校还从交巡警大队聘请了两名校外辅导员,定期请他们到校指导交通安全工作,对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提出建议。
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1、我校大力加强对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把每年9月确定为交通安全教育月,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校园设立了交通安全宣传橱窗、宣传栏,张贴宣传挂图,免费发放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材,利用校园广播站、小星星电视台等手段大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在宣传教育中,学校还结合安全教育“五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实施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每一个家庭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
2、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着重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掌握交通安全常识,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则;二是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法规教育,使学生明白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谁违反了交通规则,也就是违反了法律;三是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教育。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三个一”(一次图片展,一次录像,一次讲座)的系列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大量的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违反交通法规就会带来不可挽救的悲剧,增强了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3、作为福建省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公德”和“十不”规范教育,以漫画的形式强化学生文明交通“五要”、“三不准”。这些活动得到了市文明委领导的肯定,三明电视台对此作了专门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4、为了深入宣传贯彻新交通法规,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市交警支队举办的“共创平安大道”、“畅通工程”等知识竞赛。在“共创平安大道”知识竞赛中,我校的小交警不仅是唯一的学生代表队,并且还战胜了其余6个成人代表队,荣获一等奖;而“畅通工程”知识竞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参与,不少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资料,填写答案,全面提高了学生和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了全社会交通安全状况的改善。
5、学校每个学期都聘请市交巡警大队干警到校作两次交通安全讲座,他们通过放录像、图片展等形式,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法规教育。血淋淋的事实,失去亲人的悲恸场面,震撼了每一位师生的心。师生们都深切地感到交通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必须时时刻刻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干警们每次到校做报告都深受师生们的欢迎,报告会对推动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师生遵守交通安全的自觉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每学期放假、节假日前,学校都以《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要求家长协助学校抓好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安全,禁止乘坐非客运车等,并教育学生文明乘车。
三、强化交通安全措施,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
我校地处交通要道,过往的车辆多,车速快,每天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大,而一千多名学生进出校门时间集中,往往与上下班高峰期一致。因此,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有效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学校除了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
1、交通安全教育实施制度化。一是建立了行政领导值周制,负责检查监督师生的交通安全和教师值日情况;二是建立小交警队制度,小交警队协助值日教师负责规范学生的交通行为,纳入五星班级评比,并规定违规学生不能参加三好生的评选;三是建立组织学生集体外出的审批制度,凡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都经上级领导部门批准,并有严密的保障措施;四是建立了安全评比奖励制度,学校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评比,对无事故、无违章、工作开展好的班级给予奖励。
2、我们组织学生外出都是到公交公司联系车辆,从来不坐非法营运车辆。学校还定期检查校车,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规范校车的管理,保证校车使用的安全。
3、交通安全工作走警校共建之路。学校充分认识到交通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十几年来,我校与交警大队共建共育,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体系。他们在警务繁忙的情况下,坚持做好“警校共建”工作,将学校、社会、交警、家长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校内外、民警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蔚然成风。有声有色的警校共建活动,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及领导的好评和新闻媒介的关注,我校的警校共建系列活动作为三明市文明城市受检点之一,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4、我校“小交警”是在市交警大队帮助支持下成立的,通过干警的培训,小交警们都掌握了交通手势操和一些交通法规,每天都有8名小交警协助老师做好学生上学、放学过马路和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的交通安全工作。我校“小交警”的一系列活动,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原副省长潘心诚在观看我校“小交警”表演后,提出要向全省推广。《福建日报》、《三明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也分别作了专题报道。
5、狠抓硬件建设。为让来往车辆减速慢行,确保学生交通安全,交通部门不断更新路上的斑马线,在校门口设立了安全标志图,开辟了绿色通道;进校须知栏写有“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醒示牌;教学楼一楼悬挂图文并茂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画;校内所有楼梯,划有上下分道线;专设交通安全宣传栏,每年定期展出交警部门发放的交通事故图片;购买交通安全宣传录像,利用校园网组织学生观看。
6、实行教师值勤制。学校每天都在校门口派出两名值勤教师,大路两边各有一名,配合交警帮助上下学的学生过马路。无论是朔风凛冽的冬季,还是烈日当头的酷暑,每当学生进出校门时,都会看得到马路上教师、交警忙碌的身影,成为大路边上一道令人称赞的亮丽的风景线,一道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生命线。
7、实行学生放学路队制。学校规定凡是学生离校都要排好路队,在回家途中不允许追逐打闹,不得擅自离队到商店、游戏厅等场所游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