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学生法制与安全教育 维护高校安全稳定 |
2010-5-12 15:09:00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
|
平安的校园,和谐的环境,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省综治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平安校园”创建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对照《福建省平安校园评估标准》,我校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校园环境和治安秩序明显改观,师生的安全感明显增强,校园长期保持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学校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想、道德、文化、法制、安全和精神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法制、文明和安全防范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对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切入点,加强学生法制与安全教育
我校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生员工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维护安定稳定的自觉性,作为安全教育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成立“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教学计划。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的理论研究,在2005年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评比中,我校有2篇获二等奖、1篇获三等奖。利用我校医学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结合起来,开展学生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建立本科生心理健康档案,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我校还把思想工作与服务育人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加强对网络痴迷、学习困难、生活困难、严重心理障碍和经常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加大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的力度,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和校园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了思想道德基础。
二、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和安全防范宣传教育为着力点,加强学生法制与安全教育
我校采取以课堂教育为主,开设普法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防范教育;还聘请武警、公安、司法等部门专家领导开展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防范教育;通过广播、校报、校刊、墙报、警示牌等手段,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安全知识竞赛、征文、主题班会、消防现场演练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经常性的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法制、安全宣传氛围。每逢开学初、节假日和寒暑假等各院系对学生都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我校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层次展开。一是大面积地抓好常规教育。根据不同专业及青年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开展法制安全宣传教育,尤其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例如,我校每年都为新生人手一册征订《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一书,并组织全体新生参加法制和安全知识书面开卷测试竞赛,对优胜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奖励。二是进行有针对性疏导教育,抓住苗头,抓住隐患,在某种倾向刚刚开始时,就采取对症下药的办法,及时地搞好有针对性教育,化解矛盾,把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以免引发更大的事端。三是进行惩戒教育,抓住学生中典型案例和典型事件,深入剖析,公开处理,使当事者受到惩处和教育,也使其他的学生引以为戒,规范自己的言行。每当学生违纪违规受到行政处分时,校保卫部门配合宣传、学生管理部门抓住典型案例,举办法制宣传栏或案例教育讲座,以案说法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学生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了学生自防自救能力和与刑事、灾害事故作斗争的能力,减少了校园内违法犯罪活动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三、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为落脚点,加强学生法制与安全教育
我校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纠察大队等群众性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防自治的作用。比如配合宿舍管理科,搞好校内摆摊设点的清理;配合辅导员,督导学生早操、内务卫生等工作,纠正学生生活中不良行为和卫生习惯;维持大型文体活动场地秩序,组织夜间巡逻活动,维持校园治安秩序;收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检查督促学生用火用电情况;在学生宿舍区内,设立“学生110”等,真正形成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氛围,取得真正的实效。这些好的做法,不仅促进了校园的安定稳定工作,而且成为加强学生法制与安全教育的“活的教科书”。 |
|
|
|
|